青年话题社交网络兴起上学轨迹热,这是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4618893.html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陈嘉音

“从小就在清华上学是什么体验”“一路绿灯的上学轨迹,是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十八线小镇做题人20年的自我拉扯”……近日在各大社交网络上,流行起一股名为“上学轨迹”的风潮,网友纷纷晒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上学轨迹图。在截图中,几个定位串联起了自己的求学岁月,也生成了一种新型社交名片。

“上学轨迹”是一种新型凡尔赛吗?它缘何成为网络时代新晋的社交名片和流量密码?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带你追踪“上学轨迹”。

==“上学轨迹”划定社交圈层==

年轻人的社交名片层出不穷,似乎90后们纷纷晒大厂的工牌还是在昨天。而现在,00后的“上学轨迹”又成了热门话题。将自己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地图定位一字排开,袒露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同时也给了互联网上素不相识的人,一把了解自己人设的“钥匙”。

“上学轨迹”有多火?打开小红书,你能发现相关笔记超过篇,其中既有图文并茂的小作文式分享,还有“上学轨迹分享”“上学轨迹文案”“上学轨迹图咋做”等教程。现在,这个话题已经拥有固定的图文模式和背景音乐。

制作一条“上学轨迹”的门槛并不高,通常是先将自己从小学或幼儿园到大学的地址发给文件传输助手并截图,旁边再放上一张自己最满意的个人生活照。记者发现,在某APP上“一键成片”应运而生,用户只需导入图片即可。

很多网络冲浪者已经根据“上学轨迹”划定社交圈子了。比如,在小红书上,出现了“上学轨迹上海”“上学轨迹北京”等圈子。

在一篇名为“一路集齐复旦交大同济是怎样的体验?”的笔记中,博主表示,自己的中学是同济附属,高中是复旦附属,本科是上海交大。“因为高中的经历,知道了世界上顶尖的牛人太多,所以我从骨子里不够自信。”

同时,她也在笔记中写到:“学历只代表这过去,进入职场之后,一切归零。做事方式、沟通技巧和职场思维等都要重新学习,我研究生延毕了一年去实习。”这篇笔记吸引了不少上海的学弟学妹在下面评论。

==流量密码的本质是“晒身份”==

对于大火的“上学轨迹”,互联网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网友说,每个节点都意味着努力和奋斗,整理自己的轨迹,有一种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感觉。也有网友认为,第一学历的困扰早已有之,热门的“上学轨迹”多属于北大清华的尖子生,这无疑助长了学历焦虑,“毕竟没有任何人想知道privilege的多样性”。

“上学轨迹”到底隐藏着什么流量密码?有人将各大平台的热门上学轨迹分为两类:一是“小镇做题家”型:不管出生在北上广还是真的在十八线小城,标题或者正文都要带上做题家,试图在不经意间营造出小镇青年考进名校的学霸人设。在评论里,关于“小镇做题家”的争论吵得不可开交;第二种就是“一手好牌打稀烂”型:博主从重点中学考入普通大学,塑造标新立异的感觉。但第二种类型的评论区有不少来自所谓“普通大学”的网友,怒气冲冲地表示“被内涵到”。此外,如果博主的大学过于普通,又会被评论区质疑是不是靠关系进的重点中学。

“现在网络将大家的追求变得平面化。”互联网从业者Sandy告诉记者,她每天会花大量时间浏览小红书,对于这种“晒学历”她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他们是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在分享自己的喜悦,但我只会感慨这才刚刚开始。”Sandy感慨,从身边的情况来看,进入名校或许会获得更多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而且这只是互联网上的‘人设’罢了,我觉得看个热闹就行。只是转发几个定位,就能产生铺天盖地的清北预备役,这件事本身就挺好笑的。之前小红书上还流行晒字节跳动的工牌,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淘宝上买的。”Sandy说道。

此外,“晒学历晒到幼儿园”的行为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微博网友“一只朋克小狗”表示:“谈不上反感,但就是纯粹不理解为什么这玩意值得截到幼儿园?面试瘾没过够,把自己包装得像个产品一样精致、经过几轮印刷厂展示给众人,这到底是图个啥?”

“想要上好学校是一个积极心态。这种晒,就是病态了。”一位上海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回溯过往也是一种自我记录==

在一众“上学轨迹”中,一位90后听障女孩的“求学轨迹”却感动许多网友。她叫杨绿野,今年32岁。两岁时,她被确诊为双耳感音神经性深度耳聋,需要戴上助听器才能与人交流。但倔强不服输的她没有放弃,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艰难地练习发音学习说话,终于学会了开口表达。与此同时,她学习成绩优异,本科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录取,还取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她的“上学轨迹”无疑鼓舞了不少听障学生。“好佩服你的经历,我也是听障者,但愿没有你这么优秀。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分享下语训和学习英语的经验的呢?真的非常感谢!”“我也是听障认识。已经戴助听器了,你的经历真的鼓励到我了。”“我也是听障生,毕业信号了,还是很迷茫。”在评论区中,不少听障学生正在向她取经。

杨绿野在采访中表示,一方面是跟风心理,觉得大家都在发,特别有趣;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求学生涯的总结。离开校园已经五年了,现在再回忆起这些求学经历,总是感慨万千。“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得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杨绿野坦言,一路成长,离不开身边热心人士的帮助与关心,让她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和行动,帮助像自己一样的听障群体,尤其是听障孩子的家长,让他们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体系完善,听障孩子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对于不少发帖者来说,回溯“上学轨迹”是对过往成长的一次梳理,他们为轨迹图配的文字,大多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经历,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望和激励。

“我知道虽然不是完美的人生路线,但每一步都很认真地走。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网友HC在文案中这样写道。

青年时评|警惕“上学轨迹”狂欢背后的狂躁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陈嘉音

无论“上学轨迹”是新型凡尔赛,还是大型励志现场,它之所能火,折射出的还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实:人们对名牌大学、高学历的人总会高看一眼,而对于“双非”或者是职业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则会以一种特殊的眼光区别对待。但存在不等于就合理。

这一代的年轻人力求随时随地都能抓住机会展示自我,确实是一种时代的特点,本无可厚非。而问题恰恰在于表象背后并不那么单纯。00后“上学轨迹”狂欢的背后,其实有不少让人担忧的隐患。

从社会层面来说,要警惕这种游戏演变成又一种贩卖焦虑、价值判断庸俗化的方式。上学轨迹是人们重要成长节点上的一个个选择,但始终代表的是过去。一直攀高的上学轨迹固然让人羡慕,高高低低的上学轨迹又何必妄自菲薄。我们需要一个不断打破偏见的社会:不以既往出身论英雄,靠实力、靠成就、靠社会贡献、靠你创造的未来赢得尊重。

对平台而言,要警惕“吸睛”“引流”的商业逻辑埋下的社会族群撕裂隐患。“0-6岁东北省会长大18岁高考19岁放弃二本赴德留学25岁结婚生娃”,“上海小囡漫漫求学路/好像投了个好胎”,“幸运女孩

父母+努力=人生自由”引发大量的争议,让吃瓜群众纷纷下场,使得平台热度扶摇直上,互动指数飙升,而年轻人却被带入一个个相互仇视的死胡同,难免造成恶劣影响。

至于那些在“上学轨迹”中狂欢的个体,更要警惕这种“玩心”可能带来的网络围观风险、乃至人肉网暴风险。你的无心晒图,很可能引来有心攻击。三言两语或擦枪走火。年轻人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譬如在“晒学历”、“晒经历”之余,关于自己学校、专业和家庭等相关信息要格外谨慎小心,谨防泄露。因为你大方晒出的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伪装身份实施诈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omashaomiaoqiang.com/jbgs/9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