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病因病机

神经性耳鸣属于主观性耳鸣,是指引起耳鸣的病变部位在听神经、耳蜗,或听觉中枢,亦称感音神经性耳鸣。耳鸣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其发病率约15%~20%,在55岁以上人群甚至高达20%~30%,有资料推测我国至少有耳鸣患者万。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耳鸣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耳鸣目前尚无客观检查方法,更没有特效药物和特效治疗方法,属于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

中医古代文献对耳鸣的论述颇多,其中包括了各种耳鸣,而不单纯地指神经性耳鸣,但无论是关于外感六淫,或脏腑失调,或气机升降失调所致耳鸣,对于神经性耳鸣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的指导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耳属清空之窍,凡六淫侵袭、七情失调、脏气不平,皆可成为耳鸣的发生原因。耳鸣发生的病理机制主要有风、火、痰、虚、瘀。

风邪外袭:素有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复感风寒、风热之邪侵袭,入于耳窍经脉,风邪与气相击,发为耳鸣。

.肝火上扰:肝胆主疏泄。情志不畅,久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内生,上盛而跃,发为耳鸣。

痰火上壅:饮食不节,炙煿厚味,致脾胃受损,痰浊内生,火热内藴,痰火互结,上壅清窍,与气相击,发为耳鸣。

脾胃亏虚:素体虚弱,久病失养,劳倦过度,脾胃亏虚,气血生化泛源,宗脉不足,或风邪乘虚入于耳窍脉络,与气相击,发为耳鸣

心脾两亏:素体虚弱,久病失养,劳心过度,心虚血耗,风邪乘虚入于少阴之络扰耳,或血虚阴不涵阳,心火上扰,发为耳鸣

肝肾阴虚:病后失养,劳累过度,年老体衰,阴液内耗,肝肾阴亏,髓海不足,虚火内生,或阴虚阳浮,上扰清窍,发为耳鸣。

肾阳亏虚:病后失养,劳累过度,年老体衰,肾阳亏虚,或阳不化阴,以致阴阳两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发为耳鸣。

气滞血瘀: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气滞血瘀,耳窍脉络痹阻,风邪内郁,与气相击,发为耳鸣

1、病史:或有头部外伤、爆震、接触噪声、使用耳毒性药物、心血管病、颈椎病、内分泌疾病、贫血等病史。

2、症状:①以单侧或双侧自觉性耳鸣为主要症状,耳鸣突发或渐发。或伴有耳内闷塞感,自行触摸头面、耳部可有异常感或引起耳内作响。②耳鸣可以呈不同音调、不同响度。一般在白天耳鸣较轻或不明显,晚上耳鸣明显或更显著。根据耳鸣频率不同,患者对耳鸣声可以有不同的象声描述。如蝉鸣、虫鸣者,多属高频;如风吹(呼呼声)、轰轰声,多属低频。③耳鸣病程在3个月内为急性耳鸣,超过3个月为亚急性耳鸣,超过1年为慢性耳鸣。

1、幻听:幻听属于精神症状,是指在无声源情况下自觉听到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的声音;而耳鸣属于单调、无任何意义的鸣响声。

2、他觉性耳鸣:常见的有血管性耳鸣、肌源性与呼吸源性耳鸣,存在有规律性的客观耳鸣声音。

①血管性耳鸣是由血管病变引起的,检查可以发现阳性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动脉体瘤、血管瘤、动静脉痿、血管畸形等病变;

②肌源性耳鸣多因耳邻近部位或耳内肌肉阵挛所致,如咽鼓管肌群、腭帆肌群或中耳内的肌群如镫骨肌等出现肌阵挛,可听见耳内“咔嗒”声,这种声响有时可为患者意识暂时控制,针灸治疗有时也产生这种效果,弹响性颞颌关节病变及其声响有时也可传入耳内,形成他觉性耳鸣。

③呼吸源性耳鸣,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异常开放时,呼吸气压变化引起鼓膜扇动而出现鸣响。

3、外耳与中耳病变:耳鸣而伴有耵聍、非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内流脓等症状。

老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症状是什么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omashaomiaoqiang.com/jbgs/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