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杨洋出了本自传,粉丝们看完好心疼。
他在书里提到,当时在一个真人秀中摔伤了,伤没好又紧接着高强度拍戏,身体吃不消了。“结果突发性耳聋,医院输5个小时的液,等到能回家睡觉时都差不多天亮了”。
不是吓你,像杨洋一样患突发性耳聋的年轻人真的越来越多!病因主要与疲劳、熬夜和季节有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肖芒提到,他接诊的一个IT男,因为赶个项目,熬了两夜没合眼,一觉睡醒竟发现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赶项目两夜没合眼28岁IT男耳朵听不见了
到了年底,很多IT公司都在加班,许多项目都赶着在圣诞节或春节前上线。
28岁小陈所在的小组,被领导任命为项目开发攻坚小组,势必在12月前将上线的事情搞定。为了赶工期,一组人直接在公司弄了个小房间,吃睡都在一起。
小陈是核心成员,几乎每天都在高负荷工作。前几天,开发到了最后的关键步骤,他连着两夜没合眼,硬着头皮把工作一口气干完了。
最后,累趴了的他,瘫倒在椅子上直接睡着了。
可是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的右耳居然听不见了。“女朋友电话打过来,我感觉只有左耳有听到声音,右耳是没有感觉的,连嗡嗡声都听不到”。
吓坏了的小陈,急忙跑到医院,挂了肖芒医生的号子。
听力测试发现,小陈患了突发性耳聋,右耳已失去听力。
年轻人拼得太厉害了发病的几乎都熬夜、休息不好
突发性耳聋以前是四五十岁的人比较常见,但现在年轻人患病的越来越多。几乎每次门诊,肖芒都会碰到两三个发病的年轻人,症状轻的、重的都有。每到冬天,人数还会往上走。
突发性耳聋,又叫暴聋,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的急症。往往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出现听力下降。
肖芒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医学上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它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不明原因的突发性聋。男女发病的比例差不多,但从发病人群上,能找出一些共同点来——
中老年人发病,大多数本身都患有糖尿病、心血管毛病,有的还有长期的吸烟喝酒史。
年轻人的话,仔细一问,几乎人人都熬夜、休息不好、工作压力大,“拼得太厉害了”。
肖芒解释,耳朵是很敏感的器官,身体太疲劳容易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冬天温度变化大,血管冷热一收缩,耳朵这块供血不好,也容易发病”。
创伤可能是终身性黄金治疗期是发病内一周
突发性耳聋发病比较急,通常是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时间。症状除了听力下降,常伴有晕眩、耳闷、耳鸣,耳朵里有“嗡嗡声”。值得注意的是,耳鸣并非是一次性的,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发病程度也有轻有重。
听声音比较费力,或得调高音量,一般是轻中度的。打电话突然什么都听不到,这就是比较重了。但无论轻重,医院。因为突发性耳聋造成的创伤,可能是终生性的,对付它讲究“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肖芒强调,突发性耳聋的黄金治疗期是发病内的一周。“一周内治疗,症状可以慢慢改善,但拖到发病两周再来看,效果可能就不太好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因素也在不知不觉偷走我们的听力,比如嘈杂的环境、不正确的用耳方式。前段时间,央视的《耳机质量调查》报道称,有近30%的大学生因使用耳机导致听力受损。
如何保护听力专家有点建议
1享受“慢生活”,工作节奏慢一点,别熬夜,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2别频繁使用耳机,使用时注意控制音量,每次使用不要超过1小时。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边戴耳机边走路,时间一长,当心耳朵损害。
3饮食清淡点,少吸烟喝酒,特别是当有耳鸣症状时。
4唱K、泡酒吧或开车放音乐,音响音量也不要太高。
5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听力下降有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亢等其他毛病有关。
6别老掏耳朵,以免引起炎症,造成听力下降。
7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1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
供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少用耳机多休息!
底部请随手点赞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