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年3月3日是全国第18个“爱耳日”,同时也是第四个“国际爱耳日”,年爱耳日的活动主题为“预防耳聋,精准服务”。此次“爱耳日”,为了向广大群众普及防聋治聋等健康科学知识及精准的治疗理念,增强人们对耳部疾病的防护意识,阿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将于3月3日上午开展义诊咨询活动。
活动详情:
义诊时间:年3月3日(周五)
上午11:00-13:00
义诊地点:阿医院门诊综合楼前
坐诊专家:
牛良君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敖勇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义诊内容:
1、各位专家将从耳部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四个方面提供咨询及义诊服务;
2、发放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单。
届时,欢迎各族群众前来参加义诊活动,了解爱耳、护耳知识,共同关爱健康。
知识链接:
您知道“爱耳日”的由来吗?
耳聋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全世界有3.6亿人患有听力损失。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万人,其中听力残疾万人,约有80万重度、极重度耳聋,且每年新增先天性聋2~3万名。而耳聋病因、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的科普工作在我国显得比较薄弱,如何让更多的人重视,以减少耳聋发生迫在眉睫。中国“爱耳日”的诞生离不开各级领导、相关组织和相关从业人员(听力学、耳聋特教等)的共同努力,确立全国“爱耳日”的想法在年初基本达成共识,包括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等10个有关单位主管的领导及部分听力学界、特教界的知名专家经过座谈后,达成共识,明确了确立全国“爱耳日”的重要性。年3月全国“两会”,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万选蓉等十六名委员正式递交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领导立即做出答复:“卫生部办公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商议,以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把耳聋预防工作做好”。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自年开始施行。
随着我国“全国爱耳日”(nationalearcareday,NECD)活动的开展、对外交流的加强以及对世界各国影响的扩大,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年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爱耳日”的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internationalearcareday,IECD)。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八届中国“爱耳日”,第五届“国际爱耳日”。
“爱耳日”的宗旨:科普耳聋危害、了解致聋原因,加强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降低耳聋的发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
耳朵的功能和耳聋的常见原因
耳朵结构示意图
耳的主要功能是听觉(耳蜗-感受声波)和平衡(半规管前庭-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刺激)的感觉器官,另外耳廓对于美观也起着作用。
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收集声波,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入中耳的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并通过听骨链(锤骨、砧骨、蹬骨组成)传导放大,将振动传到内耳,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刺激内耳毛细胞的感觉器,听觉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位耳蜗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上述听觉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可引起耳聋。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问题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只有明确了导致耳聋的常见原因,才可能针对病因做好防护,导致耳聋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是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感染炎症(病毒或细菌感染)、肿瘤、外伤以及先天性原因等。
耳部有问题及时就诊
当您耳部出现不适时,如听力下降、耳部疼痛、耳鸣、耳闷、眩晕、耳流脓性分泌物、新生物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医生常常根据患者的主诉(主要不舒服的症状及持续时间)做出最初步的判断,因此患者所提供的疾病症状非常重要。患者就诊时应简要和有重点地描述耳部的症状,如:耳部主要的不适症状,发生的时间,就诊前都做了哪些检查和相应的治疗,效果如何。描述耳部疼痛时应告诉医生耳部疼痛之前是否有感冒、乘坐飞机和外伤史,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是否合并耳流脓及血性分泌物等;听力下降是否突发或渐进性的,是否伴有耳鸣和眩晕,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是否接触强噪声或噪声环境工作,是否使用耳毒性药物,血糖血压和血脂情况;耳鸣的持续时间、性质和音调,是否与脉搏频率同步等,是否失眠、是否有焦虑或抑郁病史;如外耳道流分泌物,其量、性状(如脓性、血性)、是否有异味,是否有面瘫、发热、头疼、是否已停止流脓(干耳)以及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等;眩晕是否为旋转性,有无颈椎病史,是否与头部变动有关,外伤否,心血管病史等;耳部或耳周出现包块的时间,生长速度,是否有血性分泌物及疼痛等。另外,别忘了把既往就诊的资料如听力、耳镜图和CT片等原始资料带上。上述内容也是每个耳科医生需要了解或掌握的内容。
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耳朵、了解耳部的相关疾病,养成良好的保护耳朵的习惯,做好预防,做到耳部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早康复!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