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郑魁山,人称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

郑魁山号称“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是我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的指导老师,他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2月21日,郑魁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郑魁山教授于16岁的时候,跟着父亲郑毓琳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比如《内经》《难经》,还有《针灸甲乙经》等书籍,都是他从小就背熟了的医书。

郑魁山的父亲当时是他们那个地方的名医。也是“郑氏针法”的第三代传人。所以,父亲对于郑魁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郑魁山小的时候特别聪慧,从6岁开始就在从亲教导下学习认穴,跟着练习针灸的基本功。稍微长大一点后,郑魁山进了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长大16岁时,他已经对照古医籍,依照父亲指导逐个实操练习。

郑魁山练习针灸四年时间,他一直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古典针法和家传针灸绝技。此外,郑魁山教授还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学习了针灸技术中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20岁的郑魁山顺利出师。

出师后,他在安国、保定等地方行医,到年他去了北平行医,年通过努力考取了中医师资格证,于是,他开始在北平正式坐诊看病。

郑魁山因为医术高超,往往可以起到针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不久之后就做到了声名鹊起。有一次,郑魁山治疗的91例视网膜出血和视神经萎缩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0.2%。这次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多眼科专家的赞赏,大家一致认为郑氏针灸安全可靠,费用低疗效高。

还有一次,链霉素中毒导致的中毒性耳聋,很多西医看了都束手无策,但是通过郑魁山的温通针法治疗后,数十名中毒性耳聋患者被治愈。当时,郑魁山编著了《针刺治疗链霉素中毒性耳聋14例临床观察》,得到了广大业界人士的认可。

郑魁山教授从医60余年,他一直致力于针灸教学还有针灸临床与科研实践。虽然他注重传承,但他也勇于创新。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他以中医学的“八纲辨证、八法治病”为原则,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针刺治病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郑魁山不仅为古老的针灸医学带来了生机,促进传统针法得到独创性发展,而且他还擅长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他根据传统针灸去繁就简,精心提炼出来的“热补法”、“凉泻法”的针刺手法,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郑魁山不忘前人经验,反而将之发扬光大,比如他在前人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体会,成功研制了袖珍“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这项科研成果具有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这三种优选取穴治病的用途。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了这个工具,不需要人工推算就可以轻松找到60年每日的“花甲子”,还有当天当时的开穴。这样的成果给针灸医、教、研等多方面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时间医学、针灸以及中药等治疗方法,探讨优选法创造了有利条件。

郑魁山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成绩颇丰。他几次应邀远赴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进行医学知识讲座与医疗指导,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向他拜师学艺,他还被确定为是全国位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之一。

郑魁山教授为了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传承下去,他除了带徒教学,还挤出时间著书。他的著作比较多,先后出版了14本医学专著——《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此书被台湾省用繁体字出过版,还有《点校.针灸大全》《针灸问答》《针灸补泻手技》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此外,《郑魁山针灸临证经验集》记录了郑魁山教授60余年的教学、研究和临床经验。书中还有郑教授自创的“针灸治疗八法”,郑氏家传针灸手法等。如果有需要,可以去看一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omashaomiaoqiang.com/zlff/202402/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