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炽盛是佛教的重要概念,是佛教认为的人生“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七苦之后的第八苦,并说前七苦都是由“五蕴炽盛”而衍生。
可是,什么是五蕴炽盛呢?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五蕴炽盛”的相关解释,但是都不是好懂、不是很好理解。
例如,百度百科里对“五蕴炽盛”的解释是:“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下面,我想交流一下我对五蕴炽盛的理解。
在我看来,五蕴炽盛就是指一个人太过敏感或太过麻木迟钝,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反应过度、过激、过迟、过钝、过载、过乏……
色蕴炽盛就是指一个人的感知器官、感知能力太过超乎寻常、异于常人。例如,一个人因天生耳聋、或天生有耳鸣,他对世界的感知就异于常人。再比如,一个人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事物分辨、或总是自闭专注于极少量的事物。总之,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会从迷迷糊糊、恍恍惚惚、混混沌沌的状态中抽离开来,开始